诗经的结集的三种说法:
1、采诗说;
采诗就是古代负责掌管音乐的机构奉命去民间收集民歌,后编定成册,其中《国风》大部分是这样来的。
2、献诗说;
献诗说是各地的小诸侯献诗歌颂天子的功德,写诗进献于天子。
3、删诗说。
删诗说是孔子后对《诗经》进行修订终成现在的《诗经》。
《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采诗,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采诗,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