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饮食养生 >

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哈工大

来源:美丽秘方(www.mei114.net)时间:2023-06-27 10:09:10热度:手机阅读>>

北京时间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点击观看发射精彩瞬间

在此次飞行任务中

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同时中国女航天员

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任务

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

决胜之战、收官之战

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

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

▲ 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左起依次为: 叶光富、 翟志刚、王亚平 )

担任此次飞行任务指令长的翟志刚

是 黑龙江省龙江县人

2008年9月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

执行我国首次在轨出舱任务

是 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

翟志刚曾经 两次走进哈工大

与师生面对面交流

▲2008年11月21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哈工大。航天英雄翟志刚、英雄航天员刘伯明和景海鹏与师生见面。(李贵才 摄)

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_神舟9号飞船搭载的航天员是_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技术

▲2010年6月6日,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英雄航天员刘伯明做客“90周年校庆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90名家讲坛”,与学子面对面交流。(赵明昶 摄)

继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之后

中国的载人飞船计划

也在悄悄酝酿之中

自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

哈工大持续参与

神舟、天宫、天和、天舟

等系列研究

数百项科技成果助力载人航天

其中多项技术应用于神舟十三号

神舟系列

首次载人航天,为神舟保驾护航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航天员杨利伟和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被送入太空。中国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来源:航天科技)

KM6工程:为神舟签发“通行证”

返回舱焊接矫形变形:为返回舱“整形”

三轴仿真转台:为神舟铺个“轨道”

容错数管计算机:为神舟安装“大脑”

故障诊断系统:为神舟配个“医生”

宇航服智能测试系统:和宇航员亲密接触

海上应急浮囊系统:为神舟返回护航

太阳帆板堵转研究:为神舟“解难”

座椅支撑系统:为航天员“排忧”

为神舟签发“准考证”的地面空间环境模拟器(王若维 摄)

神舟9号飞船搭载的航天员是_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_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技术

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课题组

座椅支撑系统研究课题组

太空漫步,为神舟助力九霄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作业,完成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我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同时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太空出舱技术。(来源:央视新闻)

地面失重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人工造就水中天

水平舱环控系统改造:帮航天员提前适应轨道舱生活

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模拟空间环境

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让出舱英雄具“慧眼”

水升华器:打造安全航天服

内高压成形:让航天服更轻更灵活

航天员地面失重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王若维 摄)

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研究课题组(李贵才 摄)

舱外航天服水升华器课题组(李贵才 摄)

内高压成形技术课题组(李贵才摄)

天宫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日凌晨,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实施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新华社发)

“天神对接”,与航天再续前缘

CCD光学成像敏感器:天神“牵手”中的眼睛

九自由度运动模拟系统:为天神“牵手”精准定位

空间对接机构热真空试验台:营造太空“牵手”环境

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技术_神舟9号飞船搭载的航天员是_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

对接机构综合试验台运动模拟器:模拟真实“牵手”

空间对接机构恢复性能测试台:上天前的健康检测

整机特性测试台:“牵手”机械结构的精度“标尺”

对接机构总装、总调关键测量装置:对接机构量产的“催化剂”

对接锁系及钢丝绳锁紧力松弛规律与寿命试验:保障飞船安全性

载人运输飞船训练模拟器视景显示系统:把太空环境“搬”到地面

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研究:为航天员健康提供防护

空间机械手成功完成天宫二号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

关节电机和飞轮电机成功用于天宫二号实验室

参与天神对接CCD光学成像敏感器项目研究的团队(兰锐 摄)

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研究课题组(冯健 摄)

空间机械手成功完成天宫二号人机协同在轨维修科学试验(来源:央视新闻)

天和 天舟

▲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神舟十二号与天舟、天和对接

空间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技术成功应用,准确定位保护航天员在轨安全

为空间对接机构核心零件装上“盔甲”,助力空间交会对接成功

圆满完成空间对接机构地面测试,确保空间对接任务万无一失

为核心舱机械臂研制提供技术支撑,有力保障对接任务顺利实施

完成逃逸系统关键技术研制,为保证航天员生命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舱外航天服反光镜,保障航天员出舱活动顺利进行

航天服整体结构复杂异形氧气输送管件,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出舱活动期间的生命安全

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技术_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_神舟9号飞船搭载的航天员是

X5彩色超声成像系统,监测和保障航天员的健康

天和核心舱机械臂零重力装配及试验系统(央视《大国重器》报道)

航天员佩戴舱外服反光镜出舱

航天员在空间站使用彩超(来源: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新一代载人飞船

新型防热材料保障载人飞船试验船成功返航

试验船气动参数测量技术成功应用

我校和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型防热材料保障载人飞船试验船成功返航

哈工大分别荣获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

成为唯一同时获得这3个奖项的高校

在2011年“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

哈工大再次荣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向着“中国航天第一校”目标阔步前行

我校获得的部分荣誉

神舟9号飞船搭载的航天员是_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技术_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

此外

哈工大还为中国航天领域

输送了几万名学子

一大批杰出校友

为载人航天事业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

航天专场招聘会(商艳凯 摄)

我校学子庆祝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冯健 摄)

“神五”发射时任载人航天工程

副总指挥 胡世祥、栾恩杰

“神六”“神七”飞船系统

总设计师 张柏楠 、总指挥 尚志

“天宫二号”总设计师 朱枞鹏

朱枞鹏校友做客201讲坛(资料片)

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 刘竹生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范瑞祥

KM6工程总设计师 黄本诚

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三垂一远”模式的提出者 李元正

……

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追梦路上

哈工大人从未缺席、勇往直前

一起为中国航天加油!

饮食养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