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边,几乎没有哪个女人,不曾收藏或保存过她的美丽照片。在电脑里,在手机里,在床头,在小本本里,甚至当作自己的头像。
拉住任何一个成年女人,问她:给我列举一下你心目中的顶级美人的名字好吗?第一个名字,百分之九十九是奥黛丽赫本。她是如此光芒万丈,以至于另一个也很出色的赫本(凯瑟琳 ·赫本),一生都很难被人记得。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 ),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1948年奥黛丽赫本短发,赫本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镜,开始电影生涯。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她因在舞台剧《美人鱼》中的表演,获得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1955年,她凭借电影《龙凤配》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1961年,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
赫本一生中共获得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她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三位。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The of ),以表彰赫本为联合国所做的贡献。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为第三世界妇女与孩童争取权益。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 。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阑尾癌病逝,享年63岁。
奥黛丽·赫本
在人们心中的她,永远是青葱时分的面容。那澄澈一如秋水的眼睛,瞬间令人屏息:人们说,她的美是上帝的杰作,数百上千年也出不了一个。她是完美的奥黛丽赫本,她的一切“缺点”都变成了动人心魄的优点,就连轻轻的一颦一笑,一低头一仰望,都直接碰触到人们心底最深处……
奥黛丽·赫本
曾有一些真实的人,看到过她的绝世容颜,听到过她清晰坚定的发言,甚至曾拭去她那无法用美丽来形容的眼睛里流出的泪水。提到她,人们词穷到只剩一个字:美。而她的一生,没有用美貌去交换任何东西。她无法撼动的完美,来自于她对演员职业的专注、作为普通女人的爱情与婚姻,以及对公益事业的献身。
奥黛丽·赫本
她勇敢地去爱,爱她想爱的人。而那个人,永远只是精神上的丰富、独立与才华,让她痴迷。这个美到人类顶点的女人,从没有把自己交给任何物质。也许她的容颜会老去,她的心,永远是误入人间的天使。
她为爱而生。又为更大的爱付出全部。1993年1月20日,在她的弥留之际,她的大儿子肖恩问她是否有话要说,她的回答是:“没有,我没有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
奥黛丽·赫本
罗马假日
《罗马假日》(Roman )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在上一个世纪中期,这个一夜情的故事和没有大结局的爱情颠覆了人们对于偶像的定义,奥黛丽·赫本从默默无名,到全球公认美人代表象征,迄今依然不衰,我们得从艺术所产生的影像影响来解释。
人们心中的她,永远是青葱时分的面容。那澄澈的眼睛,瞬间令人屏息。人们说,她的美是上帝的杰作,甚至她的一切“缺点”都变成了动人心魄的优点,就连轻轻的一颦一笑,一低头一仰望,都直接碰触到人们心底最深处……
他是一个绅士,是世界上最有气质的男人,有着雕塑一般坚毅的轮廓和刚直不阿的个性。他举止优雅,气质谦和,纯净的眼神像个庄严的传教士。他能将笑容演绎得让人心动,柔肠百转而又分寸在握。他是全球数以千万计的女人们的梦中情人,他的生命里有无数俏颜佳丽走过,却没有出现过一次绯闻。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他一直被全世界的影迷们作为偶像与道德榜样崇拜着,他的名字叫格里高里·派克。
她是个天使,出身名门,会讲5国语言,举止优雅得体,气度非凡。她高贵善良,与世无争,柔媚娇羞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她的性格矜持内敛却又平易近人。她有着娇美的容颜和如花般的笑靥,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如一泓高原的碧潭,清澈静谧,楚楚动人,长长的睫毛像秋日里飞舞的蝴蝶,薄如纱翼的翅膀扇动着青春的快乐与轻盈,她的名字叫奥黛丽·赫本。
那是一段珍藏的记忆,尽管是黑白的,却也是不可抹灭的。那样的假日,那样的邂逅,那样的风景,那样的迷恋。真想有个假日,那是心灵的假日,那里有爱、有阳光,纯洁清澈、自由快乐!释放真我,寻找真爱,拥有这些,放弃权贵浮华又如何?
看五十年代的罗马,还是黑白照片里的模样,繁华的街市,热情的人民,别有一番风情。那是宫廷里的彬彬有礼,女孩子修身的高腰裙,夜晚水边的翩翩起舞,情人间含蓄的喃喃诉说。那是罗马。是安妮公主永恒的不忘。
仿佛是上帝开的一场无伤大雅的玩笑。忙于生计的记者乔意外邂逅逃家的公主。说是邂逅也许不太恰当,毕竟最初的心情并非单纯。可这丝毫不能影响故事本身的美感,高贵的公主与英俊的男人,他们本该来自童话,毫不突兀,理所当然。
每个人的心底或许都是向往美好。
《罗马假日》给与着这样的憧憬,并使我们欣然接受,这并不是偶然。故事的情节在各类小说泛滥的年代算不上新颖,但无论它跨越了多少时光的痕迹,却依然是不朽的代表。它的主题来自自由与爱的灵感,这是无论生活在何处,成长在何时的人们,永恒的追求。
安妮公主的本性在她亦睡亦醒间得到释放。赫本的演绎是细腻而精彩的。时而迷糊,时而神采奕奕。夜色里,她被风中的自由气息所吸引,沉醉并兴奋地像小鹿一样奔跑。她睡着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嘴角是因满足而扬起的弧度。她梦见自己终于不用恭敬地行礼机械地舞蹈,终于可以忘记明天的行程好好放纵。
街道边,她大摇大摆地迈着步伐,长椅上,她慵懒迷糊的沉睡。再也没有人会指责她叫她不要任性胡闹,只有我们的绅士先生,在午夜的路边,无可奈何地看着她,带她回家。
与赫本的精彩相比,派克的表演相对沉稳。他迷人又英俊,却在戏中默默地绽放光华,优雅的衬托赫本的绚烂。他完整融入到乔的性格中,编着谎言,带着可爱的公主在街边喝咖啡,骑摩托,在真实之口开玩笑吓唬她,他实现她长久却平凡的梦想,陪她触摸愿望之墙。
两人怀着不同的小心思,愉快充实。只是一天的假日便足以衍生爱情。或许他们的爱缺乏最初的坦诚,可这份了然最终溶解在泪与微笑中。谎言可以是美丽的,大概是乔编造谎言,成就了安妮编织的梦。罗马的假日里,安妮笑得开怀,那时,她只是一个女学生,剪着短发吃着甜筒,没钱买花,却恣意潇洒地生活。
影片的结尾,人物终于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安妮的梦醒了,她揉揉眼睛笑得略带苦涩,转过身去,她依然是高高在上纤尘不染的公主。她惊讶地发现一天之前的布莱德里先生摇身一变成了美国新闻记者。随即收回目光。无论对于片中的他们,还是戏外的观众,这都是难忘的一幕。
安妮远远地看着他,这样的距离注定无法逾越,可是眼中流露的感情,可以传达人心。爱可以遗憾,也可以美好。我们曾经亲吻相拥,泪流满面。亲爱的布莱德里先生,安妮不曾后悔这一场以谎言开场的邂逅,风中的欢笑,咖啡店的交谈,从水池中爬出后的爽朗,都是此生不二的经历,是安妮记忆中不败的花朵。
离别时一个漫长的微笑。赫本用自己最完满的演技全是出那一个笑靥中不同的情绪。从见面时的惊讶到喜悦,直至最后离别的伤感。她用矜持维持着脸上的笑容,眼波之下,竟是巨大的情感波澜,一浪一浪,完结在转身后无言的告别礼中。
我们或许会轻微叹息,可当回忆来潮时,了然于心的还是关于它的美好。有情人终成眷属是童话世界的不变的定律,《罗马假日》演绎的则是美好的例外。安妮和乔的相遇带有强烈的梦幻色彩,我们难以在生活中去寻找这样的痕迹奥黛丽赫本短发,但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造梦机,提供我们梦的享受,去欣赏一场美丽的爱情。
奥黛丽·赫本
派克与赫本
1954年9月,当她和丈夫结婚的时候,他千里迢迢赶来,参加了他的婚礼。其实,她的丈夫,也是他后来给介绍的,是他的好朋友。他送给她的结婚礼物是一枚蝴蝶胸针。
1993年1月20日,63岁的她在睡梦中飞走了。而他来了,他来看她最后一眼,他心中那个永远娇小迷人、眼睛里总是盛满了忧伤的女孩。
2003年4月24日,在著名的苏富比拍卖行举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饰慈善义卖活动。那天,87岁高龄的他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前去买回了那枚陪伴了她近40年的胸针――那一年他送给她的蝴蝶胸针,现在它温暖着他的胸膛。
2003的6月12日凌晨,在赫本逝世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的第二天,87岁的他也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在看见天国的时候,他是否也同时看见了他的天使?但愿天堂里,每天都是“罗马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