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六)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阅读书单:《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时髦的空话:后现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滥用》《解读后现代主义》《虚无主义》《消费社会》《单向度的人》《刘玮·后现代思潮22讲》(得到专栏)
特别说明:以下内容来自推荐书籍和专栏。
六、交往行为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属于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则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
尤尔根·哈贝马斯,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之一。他并不赞成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理性”所持的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第一代理论家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忽略了对“理性”的全面研究,而只是片面强调“工具理性”的批判向度,缺乏扎实的理论根基。
面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哈贝马斯提出以“社会交往”或“交往行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哈贝马斯借助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区分了人的两种行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图片来自《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一书
工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达成某个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工具行为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交往行为是指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通过媒介符号发生的互动行为。
在哈贝马斯看来,当时社会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扭转以下局面:不能再完全以工具理性这个单向度的模式去看待世界,而是要更加注重交往理性的向度,让人们的交往行为实现合理化。当社会建立一套合理的交往互动机制时,人与人之间可最大限度地达到彼此理解。
那么,如何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哈贝马斯提出了两点措施:
第一,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因为语言是交往行为的媒介,凡是有交往行为的地方,便会有语言行为。哈贝马斯强调,选择“恰当的”语言意味着要选择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双方要在同一个维度进行沟通。
第二,承认和尊重共同的规范标准。通俗理解,大家坐下来一起沟通,要遵守一些普遍化的规范和原则,这样的规范标准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能够被大家普遍接受和遵循。在这些普遍的规范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够使得交往的过程合理化。
哈贝马斯是现代性的捍卫者,他提出了不同于第一代理论家的解决办法——改良的方式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即交往行为理论来解决社会问题。
七、身体哲学
莫里斯·梅洛-庞蒂,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意义与无意义》《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等。他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无可争议的一代哲学宗师”。
梅洛-庞蒂被称作“最具创造性的法国现象学家”,其著作《知觉现象学》和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一起被视作法国现象学运动的奠基之作。
胡塞尔以“对自然主义思维态度的批判”为理论出发点,提出“回到事情本身”的口号,并试图还原到主客交融在一起的纯粹意识、先验意识领域。
梅洛-庞蒂则开启了另外一条道路。在贯彻“回到事情本身”口号的基础上,他还原到的不是纯粹意识和先验自我,而是主客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一个中性的、暧昧性的模糊领域,一个使一切意义得以发生的初始场所。
这个领域没有纯粹的主观主义,也没有纯粹的客观主义。主客之间并不存在谁构造谁、谁统摄谁、谁依附谁、谁反映谁的问题,主客不是对立状态而是同一状态。这个中间地带是主客关系得以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前反思的、前逻辑的、前意识的领域。
可见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梅洛-庞蒂对胡塞尔现象学方法有所继承,又有所深化。梅洛-庞蒂认为,知觉的主体既不是精神的,也不是物质的,这个主体同时是思维着的主体,又是肉体的我。所以,就必然有物质欲望,又有自我意识,人的肉体不能纵情存在。所以,人既是自由的,又是决定的,既主动又被动。人是身体和思维不可分割的存在,使得世界与人生都成为暧昧、模棱两可的。因此,也有人称梅洛-庞蒂为“暧昧的哲学家”。
梅洛-庞蒂有一部名为《知觉现象学》的著作。“知觉”是他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他认为:知觉是哲学家的绝对知识。梅洛-庞蒂试图回到的“知觉世界”,类似于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
在梅洛-庞蒂看来,知觉具有主客体的相互渗透性。在知觉境域里,主体和客体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它们离不开彼此,彼此成就对方,彼此赋予对方意义。
单纯的客体不存在,单纯的主体也不存在;客体之所以是客体,是因为有主体与之对应,也因为主体赋予其意义;而主体之所以是主体,是因为它的面前有一个不同于它的对象,这个对象又可以被主体认识,如此才使得主体成为主体。
主体和客体之间如果缺失任何一方,主客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主客之间没有界限,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柏拉图“理念论”——不可见的“理念世界”统摄可见的“现实世界”,现象不过是对理念型相的“分有与模仿”,灵魂统摄身体——这说明灵魂才是至高无上的,身体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到近代哲学阶段,主体性意识逐渐觉醒,身体和灵魂被彻底剥离开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首先抛弃的就是身体。“心物二元论”也是灵魂与身体二元对立的体现。虽然笛卡尔承认了身体的存在,但他的二元论将人的身体和心灵置于彼此对立的境地。
尼采一反传统,将旧形而上学进行了全盘颠覆。他推崇“强力意志”,提出“超人哲学”,以解放受压抑的身体。传统哲学提倡“灵魂至上”,尼采则提倡“身体至上”,他认为身体是基础性的,一切都要以身体为出发点,要把“被遗忘的身体”唤醒。
梅洛-庞蒂思考的是,能否通过一个概念将肉体和灵魂、物质和精神结合在一起,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身体哲学理论。
“身体-主体”既不是纯粹客观的,也不是纯粹主观的,它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这就是灵魂和身体的共在状态。身体既具有肉体性,又具有精神性,一切都是混沌的、模棱两可的、暧昧的、模糊的状态。
▲传统哲学与梅洛-庞蒂的身体观,图片来自《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一书
在《知觉现象学》中,梅洛-庞蒂说:“身体是在世界上存在的媒介物,拥有一个身体,对一个生物来说就是介入一个确定的环境,参与某些计划和继续置身于其中。”
梅洛-庞蒂明显受到了海德格尔的影响。人是具有身体的在世存在:人在这个世界中存在,意味着人总是要跟这个世界有所勾连,人与世界的真正融合正是通过“身体”予以揭示的。
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有一种内在的流动性。在“身体-主体”的境域里,一切都被模糊化,一切都是模棱两可的。
梅洛-庞蒂后期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中,用“肉”这个概念来表述“身体-主体”的概念。这里的“肉”不同于肉体,而是各种可能性的孕育元素。按照他的理解,“肉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也不是实体。只能用‘元素’这个旧有的用词来界定它,它就好像是水、气、土、火一样,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