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富士康事件沸沸扬扬。
根据“河南日报”最新消息,11月1日,河南省省长王凯走进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的生产厂区、生活社区,听取郑州市、航空港区负责同志和企业负责人工作汇报,与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组共同研判形势、调度工作。
河南正在积极努力用最短时间、最高效率阻断疫情扩散、防止风险外溢。
而关于富士康的讨论,不同声音鱼龙混杂。河南为什么如此重视富士康?富士康究竟有多大影响?今天转载两篇文章,供大家参考。
作 者:
来 源:S叔
(ID:)
最近富士康的事特别火,很多媒体对于上万工人“万里归途”的事已经有了很多详细的描述和报导,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但之后很多网友的怒火让我有点摸不到头脑,他们觉得一切责任都在富士康,他们应该滚出郑州滚出河南,只要富士康走了,这些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这跟打牌一样,有人赚就必然有人赔,我们假设富士康真的滚出去了,或者就此破产关门了,那肯定有人开心,有人倒霉。
而关门的结果,基本上就是亲者痛,仇者快。
先说说富士康如果滚了,谁最开心?
美国。
自打特朗普和中国打起了贸易战之后,美国就特想让西方世界把在中国的供应链转移出来,以减轻对中国的依赖。
毕竟自己国家老百姓吃的用的都是made in China,万一哪天真翻脸了,自己国家老百姓日子还过不过了。
如果按照“西方国家都给美国当狗”的古惑仔逻辑,美国总统就是一声令下的事儿,但不仅是欧洲国家,美国国内的企业对美国政府的要求也不买账。
因为在中国投资建厂,人力成本确实便宜富士康是哪个国家的,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老百姓用得着物美价廉的东西。
再一个建厂,组建生产线,培训工人,这都是成本,要是转移了一切得重头开始,谁也不会没事老搬家不是。
所以总统你让我们转移,你算老几?
所以尽管中美嘴上闹得再凶,依旧每年好几千亿美元贸易量。
假如富士康真的破产或者滚出中国了,美国政府能乐出鼻涕泡,自己想干没干成的事,让中国人完成了。
第二开心的是谁呢?
印度、越南等国。
假如供应链转移了,这些工厂也不会开回西方去。
因为西方工人议价权太高,不但不加班,还动辄撂挑子罢工,这些工厂如果用本国工人,那产品价格都得起码翻番。
所以要转移也得去迫不及待想当世界工厂的地方,越南印度这种人口密集型国家巴不得富士康快点过去,既解决就业,又拉动经济。
有赢的就必然有输的,假如富士康倒了,谁倒霉呢?
整个郑州,乃至整个河南。
当初为了能让富士康在河南投资建厂,河南政府也给了十分宽松的税收优惠政策。
前五年不用交企业税和增殖税,后五年交一半就行,从第11年,开始全额缴纳。
富士康落户是2010年,到今年正好12年,要是滚了,河南才足额收了两年税,之前的优惠都打水漂了。
而且富士康入驻河南以后,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在2010年以前,大多数人对河南的认知就是农业大省,没啥像样企业和工业。
等富士康投产五年后的2016年,郑州已经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规划中也敢喊出“国际郑”的口号了。
到现在,郑州电子信息产业的总规模已经从2011年的不到200亿元逼近了5000亿;
郑州富士康是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出口额占郑州的80%,占河南的60%。
而富士康如今的员工将近30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般我国的一个县的人口差不多就是这些,再算上上下游的产业链,以及在富士康附近开饭馆、开旅店、开配送站的。
指望富士康吃饭的人,估计不下百万。
而且平胸而论,虽然都说富士康血汗工厂,但对比国内大多数视《劳动法》为无物的工厂,富士康已经非常讲究了。
有五险一金,有休息日,加班有加班费。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一点不夸张。
而且河南今年出的事大家还都记得,村镇银行爆雷、烂尾楼事件,这时候再把富士康这个经济支柱企业挤走了,会有啥后果,不难想象。
说到这,肯定会有人嗤之以鼻:离了富士康,中国人还活不了了?它没了,自然有别的企业顶上去。
说这话的人,麻烦您看看因为疫情倒闭的餐馆实体店,已经过了几个月了,店面该空着还是空着。
一个小店倒了,都没人顶上,更何况一个创造了30万就业岗位的巨无霸企业呢。
我从没有否认富士康在这次员工逃亡事件上的问题,但一个人得了脚气,你就应该去治脚气,而不是直接截肢。
截肢了,是再也不用担心脚气了,但你还能走路吗?
如今国内国外的大环境都不好,所以我们更应该按照伟人说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华尔街的资本家希望能继续在中国投资,而我们也需要创造足够多的就业岗位,生产足够多的产品出口去赚钱。
那么对华尔街的资本家,你说是相互利用也好,说是团结也罢,就不应该赶尽杀绝。
当然肯定还会有人不忿:凭什么中国就得当世界工厂啊,上游吃肉,我们只能喝汤?
那是因为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上确实还达不到成为上游的实力,在没有这个实力之前,我们做世界工厂,也是在积攒实力,厚积薄发。
等到真的可以做到自主研发,领先世界,让各国都买我们原创的产品时,那产业链是否转移,自然就不重要了。
就跟创业似的,你还没有创业的能力就直接裸辞,说好听点那是勇敢,说难听点,那是鲁莽。
解决富士康的问题,和让富士康滚蛋,这是两个概念。
快意恩仇确实爽,但之后承担的代价也是实实在在的。
很多说要让富士康滚蛋的人可能都觉得自己特有格局,所谓“大鹏高飞,看不见下面的蝼蚁”。
但大概率,他们不是大鹏,而是蝼蚁。
河南,逆袭的关键
作 者:顾子明
来 源:政事堂2019
(ID:)
2011年,受时任河南省长郭庚茂邀请,在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陪同下,郭台铭来到了河南。
这位台湾商界大佬慨叹,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前3000年就是在中原地区,台湾的闽南话其实就是河洛文化,就是河南与洛阳。
因此,一年前,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把全世界最爱用的(生产线)直接搬到河南。
在毫无电子基础的河南建厂,这个决定无疑是很冒险的。
但是,在河南各级党委政府的效率、魅力与魄力下,所有阻碍全部清除,所有手续一律绿灯,富士康9月工厂开建,次年4月中国制造的就开始向全球出口。
这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富士康一家占了苹果供应链成本的50%,河南富士康也占了苹果全球总销量的50%,在中国进行组装的苹果代工厂强大的需求,带动了周边一整套的智能手机产业链。
华强北不仅能够抢在新款苹果发布前通过采购把手机组装起来,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使得雷军、罗永浩都可以跨界造手机,OPPO、vivo们可以把精力用在营销和制造买点上面。
在苹果供应链丰厚的利润之下,歌尔股份、立讯精密、闻泰科技、兆易创新……一家又一家的中国企业抢占了全球市场的生态位;
随着先发优势的中国智能手机在全球大杀四方,通信、芯片、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数据安全……一个又一个的领域后发的中国都能开启对美国的奋起直追。
但是,资本的钟声此起彼伏,却难掩花团锦簇下的负重前行。
有一份工作,底薪只有1900,住150每个月的八个人“大通铺”,而这150的房租以及公司食堂的消费,还要每个月从工资里面扣。
如果说这份工作待遇很难以接受的话,每年在河南工作过的几十万富士康工人,都曾经走过这条路,他们若想拿到稍微体面点的四五千工资,就只能在流水线上接受高强度的996。
高新科技领域的精英人士们不会看得上这份工作。
可正是几十万河南同胞日日夜夜的辛劳,认认真真的工作,为苹果公司手机的全球发布时间向前提了几个月。
额外带来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回报,才使得苹果公司基于利益的角度,把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与产能向大陆转移。
正是河南政府舍弃了巨额的税收,以出让土地换来的巨额财政搞基建为代价,与富士康一起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厂,带动了全国的手机通讯产业兴起与产业链的爆发。
可惜,随着2020年民主党的上台,不算经济账了。
美国政府强行要求苹果公司把生产线往从大陆向印度和越南转移,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苹果向印度转移了八条生产线,还把的生产线转移至越南。
我们这些已经吃到红利东部民众也许对此没啥感觉,可这对中国还没有吃到红利的中西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行业标杆富士康是哪个国家的,富士康工厂的走向,决定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流向中国中西部还是东南亚;决定了消费电子的产业链上的竞争是中国内部,还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
巨大的投资我们已经付出,看的就是还能借着苹果孵化出多少产业链上的王者,带动更多的产业升级,让更多的同胞不用再去干那每月1900的工作,让更多的人跳过中等发展陷阱。
尤其是明年开始,全球将迎来消费电子需求的寒冬,无论是我们重金打造的芯片,还是庞大的通讯产业链,都会在全球供过于求的局面下,迎来一次产业出清。
很多行业也将迎来一次洗牌,胜利者将会在寒冬过后通吃通杀。
今年苹果富士康工厂订下的巨额采购和丰厚利润,将是明后年这波消费寒冬中很多科技企业能最后活下来和逆袭的关键,巨额的外汇收入,也将是我们汇率战重要的筹码之一。
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之下,苹果的采购订单最终有多少才够放在中国,跟价格和技术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决定于流水线上河南工友们披星戴月下的产能,能够生产出多少设备。
时局不易,少一点埋怨,多一点支持,对为我们负重前行的河南同胞,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好文推荐:
排版| 敲敲
审校| 小米主编| 孙允广